太平通寶的發(fā)行影響了中國一千多年的錢幣鑄造發(fā)展
太平通寶是在宋代的時候鑄造的第一枚帶有“年號”的流通錢幣,而太平通寶的發(fā)行可以說也是非常深刻地影響到中國一千多年的錢幣鑄造。
宋代以后,歷代王朝鑄行的行用錢幾乎都是年號錢,年號錢成為了中國歷史貨幣流通的主流品種。尤其是明代、清代錢幣,莫不如此,所有皇朝皇帝,幾乎都以同一年號錢幣流通本朝始終,比如明代的洪武通寶、萬歷通寶,比如清代的康熙通寶、光緒通寶,直至中國最后一位皇帝溥儀宣統(tǒng)年間(1909-1912年)鑄行的最后一種方孔錢幣“宣統(tǒng)通寶”,也是年號錢。
宋太宗太平通,開創(chuàng)了中國一個錢幣發(fā)展的時代。其在貨幣史上的重要程度,猶如唐武德四年(621年)的寶文錢開元通寶,取代了以重量為錢幣名稱的銖、兩錢幣時代。
宋代可以說是開了中國鑄幣對錢、三體錢、御書錢和年號錢的先河,從而慢慢地形成了傳統(tǒng)、制度,而共同成為中國貨幣史重要時期的綱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