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久久,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下一站,野花香社区在线视频观看播放,中文在线а√天堂,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首頁 > 郵票 > 大龍郵票怎么發(fā)行的?大龍郵票背后的歷史分析

大龍郵票怎么發(fā)行的?大龍郵票背后的歷史分析

2019年10月31日 09:11:30 790次閱讀 作者:用戶投稿

大龍郵票怎么發(fā)行的?大龍郵票背后的歷史分析


  在我國發(fā)行的第一套郵票是什么大家知道嗎?那就是大龍郵票,大龍郵票在我國的郵票發(fā)行史上可以說是具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如今的價值也比較珍貴,為了紀念大龍郵票發(fā)行的110周年,郵電部在1988年的7月20日又發(fā)行了小型張一枚,而且也是以全套3枚大龍郵票為主圖,采用票中票的形式設計。首次用7色機印制成功,這在郵票印制史上是罕見的。

大龍郵票怎么發(fā)行的?大龍郵票背后的歷史分析

  “大龍“郵票為銅質版模,雕刻家用手工逐枚刻制,由于進口紙張不同的緣故,分三次刷發(fā)行.第一次1878年發(fā)行,因用硬性半透明薄紙,稱為“薄紙大龍“第二次于1882年發(fā)行因排版時每枚郵票之間的距距離稍大,票幅比第一次的縱橫各寬出2毫米,稱為“闊邊大龍“,其中5分銀未使用過的新票極少見,25枚的全張新票存世僅一張,是中國早期郵票最著名的孤品;第三次于1883年發(fā)行.紙質比前兩次都厚一些,通稱“厚紙大龍“因打孔機的緣故,打出來的齒孔有光齒和毛齒兩種,光齒的又稱“厚紙光齒大龍“郵票齒孔周邊帶有纖維毛的稱“厚紙毛齒大龍“郵票。大龍郵票后由于銅模損壞。


  清代郵票多用“龍“做圖案,這是因為“龍“體現(xiàn)至高無上的權威,是最高統(tǒng)治者的象征,最近,據(jù)大龍郵票專家考證,認為大龍郵票圖案設計者是個中國人,而不是先前推測的外國人,但設計者姓名及發(fā)行的準確時間很難查明,成為中國早期郵票發(fā)行史研究中的一個“懸案”。

大龍郵票怎么發(fā)行的?大龍郵票背后的歷史分析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多處城市中設立了郵政機構,同時也是附屬于海關內,上海海關造冊處當年印制的一套以龍為圖案的郵票發(fā)行,而在其郵票圖案正中繪一條五爪金龍,襯以云彩水浪,郵票的顏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銀兩計算:一分銀(綠色,寄印刷品郵資)、三分銀(紅色.寄普通信函郵資)、五分銀(桔黃色,寄掛號郵資).這是我國首次發(fā)行的郵票,集郵界習慣稱為“海關大龍“,簡稱“大龍郵票。


本站部分內容收集于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犯您的權利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推薦閱讀
  • 回收咨詢:13120975170

Copyright © 2009-2025 廣州愛藏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ICP備案證書號:粵ICP備18088815號-4

關于我們

友情鏈接交換請加:792791535 加Q備注加友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