祺祥通寶有哪些收藏價值,收藏祺祥通寶需要注意什么?
祺祥錢跟其它的錢幣有一些不一樣,祺祥通寶因為鑄行的時間短促,在還沒有流通的時候,祺祥通寶就被廢行了,所以祺祥通寶傳世甚少,在市場很難看到見到。祺祥錢分“祺祥通寶”和“祺祥重寶”,僅有寶泉局、寶源局、寶云局、寶蘇局有鑄。祺祥錢徑約2.7厘米,重一錢二分,面文楷書,順讀,同樣的,祺祥錢也便不準(zhǔn)通行,所以傳于今世的非常少。祺祥通寶還鑄有合背,以及"祺祥"、"同治"異號合背錢。
當(dāng)時提出時即有大臣因“祺”“祥”兩字意思相近而持反對意見,后因慈禧太后發(fā)動辛酉政變而廢止,“祺祥”年號是在咸豐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確定的,到十月初五廢除,“祺祥”年號僅存69天。所鑄多為樣幣,流通幣幾乎全部收回損毀殆盡。清咸豐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始鑄,還未發(fā)行,十月五日即被勒令廢除,鑄幣回爐鑄為“同治”錢(1861年),與祺祥重寶一起并稱為中國壽命最短的錢幣。
宋、元、明、清時期,冶金技術(shù)和采礦技術(shù)的發(fā)展,帶動了鑄幣業(yè)的發(fā)展。明清時期黃銅鑄幣盛行起來。黃銅是銅鋅合金。以前鑒定錢幣含銅量的多少,就將幣擲于地上,聽聲斷其成色,成色高的銅幣,擲于地上有金聲。除黃銅外,還有白銅錢,這是銅錫合金中錫的比例大的緣故,也有一種白銅錢是鎳銅。
如今祺祥通寶經(jīng)過了這么多年的發(fā)展,祺祥通寶的價格已經(jīng)有了比較明顯的漲價。但是目前祺祥通寶仍然處于一種有價無市的狀態(tài),想見到真正的祺祥通寶也并不是特別的容易。所以在市場上祺祥通寶的假冒品也是頻頻出現(xiàn)。但是如果仔細辨認還是可以看出來的,而在當(dāng)今收藏市場上,大多都是偽造錢幣,根本不是真品。這也正是因為它們的存世量很稀少,所以每一枚錢幣價格都非常珍貴,成為珍貴藏品。所以祺祥通寶也是一直受到藏家們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