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重寶的鑄母是什么?鑄母有什么特點?
在清代咸豐當政的后期,大錢的鑄造開始混亂,慢慢的失去了民間的信譽。所以白銀開始和錢幣一起流通。而寶福局鑄造的計重五兩當一百錢,計重二兩五錢當五十也開始流通。而鑄母,就是用雕母壓印鑄造出來用于壓印制模的母錢。一般雕母只有一枚,而鑄母錢幣卻是需要幾十枚,隨后工匠用鑄母操作印模制版。
鑄母的特點有哪些?
1、鑄母很厚,便與工人手持操作,
2、鑄母有拔模斜度,便于脫模,防止傷害模板。
3、材質(zhì)精好光潔,保證印模質(zhì)量。這種錢是鑄造的,可能經(jīng)過精修,但是不能稱之為雕母。
古代鑄錢為什么小錢幣使用錢范。就是錢范便于手持操作,壓印平穩(wěn),保證質(zhì)量,而錢范的制作,是使用“制范母錢”就是直徑很小,但錢幣很厚的鑄母。而大型錢幣則使用鑄母。嚴格的說,鑄母和錢范是同一個等級,同一種功能。所以,我確認古人鑄錢印模,是《大錢用母、小錢用范》鑄母錢是子錢的母錢。如果子錢與鑄母不同,即可確認為假錢。
咸豐內(nèi)外計重錢幣,是中國古錢極罕見的背文形式。能收藏到“鑄母錢”當然是所見甚難。
一、咸豐重寶 內(nèi)計重五兩一百鑄母。直徑70毫米,厚度8毫米。重195.2克。 很厚,有明顯的拔模斜度。
二、咸豐重寶外計重五兩當一百鑄母錢幣。直徑70毫米,厚度9.2毫米,重241克。
三、寶福局二兩五錢當五十鑄母錢幣。直徑61毫米,厚度9,5毫米,重168.2克。
四、咸豐重寶二兩五錢當五十鑄母大錢。直徑58毫米,厚度8.2毫米。137.3克。這兩枚錢幣的直徑比上邊的當五十直徑小了3毫米。
為什么在咸豐時期的錢幣鑄造突然混亂?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隨著通貨的膨脹,物價的上漲,錢局給錢幣也開始縮水。這才導(dǎo)致了咸豐錢幣的幣制出現(xiàn)混亂,而也是這時候出現(xiàn)了很多錢幣擁有同樣幣值,而別大小不一的錢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