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界的稀世珍品——大定通寶
大定通寶是當(dāng)時金世宗完顏雍在大定年間時期所鑄造的流通錢幣。而自從金太祖阿骨打在公元1115年建立王朝以來,在40多年的時間里都是用遼、宋貨幣,而自己并沒有鑄造任何銅錢。
海陵王完顏亮繼續(xù)定都在‘中都’(北京),迄貞元二年(1154年)才令戶部刷印‘交鈔’,以后各代陸續(xù)鑄造過“正隆”、“大定”、“泰和”、“貞祐”等年號的銅錢,文字、造型俱皆精美出眾,為藏家珍愛。交鈔發(fā)行量不大,‘大定通寶’鑄行量較大。
海陵王完顏亮于南宋紹興31年起兵伐宋,在采石磯遭宋軍抗擊而失敗。金皇室庶支完顏雍在貴族擁立策劃下發(fā)動政變,奪取皇位并改元‘大定’。完顏亮聞訊鞭長莫及,拊髀長嘆說:‘我原擬滅宋后改元’大定‘,并出示手書,沒想到歷史這樣巧合,大定年號是上天安排好了的!’錢文年號用意是滅宋以后天下大定,完顏亮敗績被殺。大定通寶的命名就這樣誕生了。
大定通寶’與唐開元、宋大觀錢相比,洗練凝重、文字秀美,規(guī)格嚴謹更勝一籌。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美學(xué)意識。這和金代造錢善于汲取歷代特別是宋錢精華以及君臣熱愛文化藝術(shù)密切有關(guān)?!蠖ㄍ▽殹瘜笫栏鞔X幣制造產(chǎn)生的影響極為深遠。例如:元代的“至大通寶”、“至正通寶”等文字酷肖‘大定’。元末起義軍“天啟通寶”、“天定通寶”亦以效尤。明初的“大中通寶”、“洪武通寶”、“永樂通寶”等鑄幣,也都以大定為楷模??芍^影響至深至遠。
大定通寶有小平、折二、折三等,折二、折三鑄量少,也有極少量的鐵錢。闊緣大樣極罕,以背無文字者居多。有的背上‘申’、有的背上‘酉’(酉內(nèi)單橫)、有的背下‘酉’(酉內(nèi)雙橫)少見。
大定通寶的鑄造,可以說對后面的各個朝代鑄造錢幣都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而且極為深遠。就算是在現(xiàn)在的收藏界也是非常稀有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