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套人民幣全套價格飛漲:
1962年4月20日,第三套人民幣正式發(fā)行,時隔38年的光陰,于2000年7月1日結束了它流通紙幣的身份。所謂鳳凰盤涅,第三套人民幣的被收藏被投資生涯也隨之正式誕生。隨著第三套人民幣完全退出流通領域,其全套的價格也在穩(wěn)步上漲。
其中最炙手可熱的應當是最具有收藏價值的1960年雙凹棗紅色一角和1962年單凹背綠一角。其中的背綠一角被譽為“蝴蝶券”,有如此美稱是因為這張一角的背面圖案與一只蝴蝶十分形似,有很高的鑒賞價值。得到收藏愛好者熱捧的還有兩元車工,這讓它身價大漲,據悉在杭州已經漲至1400多一張,它發(fā)行量比前兩者多,所以2元車工可謂是最熱的搶手貨。
第三套人民幣全套價格的上漲不僅因為它數目的稀少,同時也因為它的印制本身就帶著強烈的文革色彩。文革當年滿城風雨,全國上下幾乎每一天都有著新的變化,中國在那個時期,可謂光明,可謂黑暗,而第三套人民幣上的圖案記錄了那個時期的重大變化,例如大團結,鋼煉工人,車工,紡織女工等等,分別從民族,工業(yè),農業(yè),輕工業(yè)這些方面描述了國內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一些退休的工人看到這些收藏紙幣,總會感觸良多,他們說看到紙幣的場景就如身處當年那個革命時代,收藏的不是一張紙幣,而是對那個特殊年代的回憶。
值得一提的是,在規(guī)避風險的投資策略下,第三套人民幣大全套即使不算最優(yōu)選擇,也屬最佳選擇。而且其身上可以看到的市場上揚前景是十分清晰的,僅依靠其發(fā)行時期的文革特點和版面的設計特色,其能成為投資者重點關注對象就在預期內。
當然,即使第三套人民幣全套的價格在穩(wěn)步上漲,其價值鑒定依然要看品相的,新舊程度不同會直接影響到收藏的價值,建議還是要找有經驗有保證的專家鑒別收藏品的價值,讓收藏品的價值得到最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