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1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了面值10元的大團結紙幣,第三套人民幣1965年10元大團結紙幣采用雙面凹印的印刷工藝正面主圖為人民代表從大會堂走出的景象圖案上方印有“中國人民銀行”字樣圖案下方印有“1965”發(fā)行年份字樣左上端有蒙、藏、維、壯四種民族文字右上端有‘拾圓’字樣左方中間有天安門圖案水紋印;背面圖景為天安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上方有中國人民銀行的漢語拼音字母下方有十元的漢語拼音字母。
隨著中國夢的逐步實現(xiàn),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豐富,收藏也跟著琳瑯滿目起來。第三套人民幣是1962年4月20日開始陸續(xù)發(fā)行的。至1980年4月15日,18年間,共陸續(xù)發(fā)行過13個品種。第三套人民幣于2000年7月1日起停止在市場上流通。隨后又發(fā)行了四版幣五版幣。三版幣己經(jīng)成為了過去,也就具有了歷史收藏價值。
大家熟知的1965年10元與第三套人民幣10元,三版幣十元,大團結10元都是一個品種多種叫法而已。
由于第三套人民幣流通時間相對較長,所以它背后所蘊含的歷史也是比較多的,因為年份比較近,所以收購價格也是比較便宜的,因此第三套人民幣是很受人們歡迎的。但是,相對于家族中其他成員的現(xiàn)世價和面額價的差值,其中的大團結十元反而顯得更加低調(diào)一些。
從目前的市場收藏情況來看,它的價格并沒有隨著第三套人民幣的整體價格上漲而有所改變,但是又因為它的存世量很少,所以它升價指日可待。1965年10元人民幣之前比較低調(diào)的原因是因為發(fā)行時,它的發(fā)行量很大,但是隨著點三套人民幣遠離人民的視野,人們對這張紙幣的消耗量也是很少,所以缺乏沒有市場競爭力,但是有專家認為未來1965年10元人民幣并不會一直是這種情況,并且針對于它背后的歷史意義,它的升值空間還是很大的,所以1965年10元人民幣是適合做長線投資的,終會有一天,它會升值,會獲得更多收藏者的青睞的。
熒光板拾元紙幣是三版65年紙幣中最為特殊的一個版本它是因為中國人民銀行引進國外奇奧利公司的兩臺膠凹聯(lián)合印制機因為忽略了印制彩墨中超標“熒光粉”使得該套紙幣在流通中無法從印刷機通過其中包括二羅馬和三羅馬后續(xù)被中國人民銀行秘密回收在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時銷毀掉大部分目前市場只有少量存世。從這一點看熒光版拾元紙幣后市存在較大投資價值。
第三套人民幣1965年10元紙幣發(fā)行于文化大革命初期它是中國大變革時期的見證者蘊含著老一輩收藏者的珍貴的記憶,該套紙幣后市依然存在較大的升值空間有條件的投資者可嘗試進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