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龍鈔”的背景圖案,一上一下是重疊的中華世紀壇。千禧年恰逢中國農(nóng)歷龍年,雙連,有暗寓新舊世紀交替之意,由于采用了這一題材,整個鈔面更顯得生動活潑,兩條巨龍飛騰云中,動感十足,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人們便形象地稱其為“雙龍鈔”。龍是中國人的心目中最神異的動物,《通雅》中有“龍珠在頜”的說法。
“雙龍鈔”即“迎接新世紀”紀念鈔的雙聯(lián)體。這款2000年11月18日問世的新品,是中國人民銀行為迎接新世紀和新千年特別推出的塑料材質(zhì)紀念鈔。
圖案設計
其正面圖案,以北京九龍壁浮雕“升龍”為藍本,取金黃色為主色調(diào),將激情筆觸融入生動構圖,勾畫出一條虎虎生風,追云逐日的動態(tài)中華龍。畫面左側為“火珠”吉祥圖案,底紋為紅日從海面躍然而出。一左一右,一下一上,分別為“天壇”透明視窗圖案,和由“燈籠”、“千年”、“2000”等組成的動態(tài)全息標志。組合在一起的圖案,寓意十分簡單,就是中華民族將騰飛于21世紀。
背景圖案
“雙龍鈔”的背景圖案,一上一下是重疊的中華世紀壇。坐北朝南的中華世紀壇,位于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與中央電視臺之間,總面積4.2萬平方米,除建筑外,還集園林、雕塑、壁畫多種藝術形式于一體,并將綿延數(shù)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精髓,與體現(xiàn)時尚與潮流的現(xiàn)代設計藝術巧妙結合,是首都北京迎接新世紀的標志性的大型人文景觀。
從效果看,中華世紀壇的象征意義,大于建筑本身的藝術效果:其南入口,是用960塊花崗巖鋪砌而成的圣火廣場,數(shù)字對應幅員遼闊的960萬平方公里中華大地;南端地面的花崗巖,鑲嵌有300多顆光導纖維燈飾,夜幕降臨,象征著波光粼粼的祖國海域;廣場低于地面1米,并由周圍向中心呈隆起狀,寓示中華民族正以嶄新的狀態(tài)強勢崛起。
而火種取自周口店猿人遺址的“中華圣火”,終久不滅,象征中華民族的文明創(chuàng)造永不停息?!半p龍鈔”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端莊肅穆,款款飛動的敦煌“飛天”圖案,以及“飛天”撒向天空的花瓣,構成56個民族共迎新世紀的團結和諧大氛圍。而兩枚“龍鈔”上下相連的“雙龍鈔”,意義則更深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