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的印象中,用來收藏的各種錢幣都是已經退出了經濟流通領域、退出了歷史舞臺的。殊不知,其實在流通中的錢幣,也可以具有收藏價值。流通紀念幣就是這么一種錢幣,它仍在流通領域發(fā)揮著作用,但其收藏價值也不可小覷。
流通紀念幣,顧名思義,承載了“流通”和“紀念”的雙重作用。流通是指該錢幣可按其面額發(fā)揮流通作用,就像日常生活中我們所使用的錢一樣;它特殊就特殊在其紀念作用。它所紀念的事物包含許多方面:國際或國家的政治、文化、歷史、體育等標志性大事件;杰出歷史人物甚至許多珍稀物種。流通紀念幣是由普通金屬鑄造的硬幣,由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
因此,相對于我們平日里所用的普通硬幣而言,流通紀念幣應該是那些熱衷收藏天下奇珍、關注國際或國內重大事件的人的“真愛”,或者是用于以后投資的用途。因此,雖說流通紀念幣尚在流通,但它多數還是用于收藏的。其收藏意義不論是欣賞還是增值,都不遜色于其他的錢幣。拿一個具體的流通紀念幣來說吧:新中國首套金屬流通紀念幣是1984年,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年而發(fā)行的,每枚面值1元。它的圖案包含了開國大典天安門廣場和紀念堂、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等重大歷史時刻和標志性建筑,充滿了中華民族欣欣向榮之情,具有很重要的收藏、歷史和紀念價值。
下面讓我展示一下這套流通紀念幣的升值過程:1984年發(fā)行初,該紀念幣在全國發(fā)行2040萬枚,是按面值發(fā)揮經濟作用的;1993年,該套紀念幣市價為約30元;1994年50元,直至1997年迅速達到280元左右。我查詢了一些專家的觀點:流通紀念幣的市場潛力是很大的。
現在流通紀念幣已經被公認具備以下幾個特點:除了高收藏價值和投資價值,它的投資風險較小。這是一個比較好的消息,一直都說高收益伴隨著高風險,而流通紀念幣呢,在近幾年的市場上許多品種在震蕩中緩慢上升,可謂趨勢穩(wěn)健,未來行情十分可觀,是建倉好時機。
所以說,我們做收藏特別是投資,完全可以把目光放得長遠一些。在現在股市低迷、基金債券等投資低收益的情況下,可以試著了解其他的投資手段;同樣的,收藏和投資錢幣也不應拘泥于紙幣、紀念鈔等,也應該多多了解其他類別,說不定未來某個時候有用。因為,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在許多時候還是不錯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