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套人民幣是我國流通時間最久的人民幣,從1962年到2000年,流通時間竟長達38年之久。1962年最先發(fā)行的是1960年版棗紅色1角,長達12年后,1972年版5角劵才面世,給這套人民幣畫下完美的句號。在這12年里,總共發(fā)行了7種面額、8種原版、9種票劵。而第三套人民幣小全套中包含了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圓、5圓、10圓等面值的紙鈔,并通過專家設計且裝訂成冊,極其具有觀賞性和收藏性。也許并不是很多人知道,第三套人民幣是周恩來總理親自指導設計印刷,到最后發(fā)行的一套紙幣。這一套紙幣的政治、歷史意義比較大,它深刻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還原一段真實的歷史,到現(xiàn)在仍有教育后人、啟發(fā)思想的精神作用。
第三套人民幣小全套面世后,受到各種人士的追捧,其中并有不少是對這套紙幣較為陌生的80后,這是為什么呢?原來有些收藏家表示看好其升值空間,更多的80后朋友表示是選擇作為節(jié)日禮品送給長輩。時下,收藏人民幣已經(jīng)成為一種熱潮,許多年輕的白領一族更是覺得這是一種顯示自己的品位和知識的新時尚消費。很多人愿意相信第三套人民幣小全套的發(fā)展前景,價格又是在屬于自己還能承受的范圍內(nèi),所以愿意購買。許多長輩也相當看好第三套人民幣小全套,不只是其經(jīng)濟價值,更多是回憶。第三套人民幣漸漸從人們的生活淡出,但這套人民幣是我國首套完全獨立設計和印刷的一套紙幣,記錄了一段特殊、寶貴、輝煌的歷史。
第三套人民幣在當前已經(jīng)停止流通,許多保存下來的紙幣都或多或少有使用過的痕跡,所以第三套人民幣小全套還是相當具有收藏意義的。但還是有一點是要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市場上銷售紙幣收藏冊的已多如牛毛,龍蛇混雜,魚目混珠的情況已出現(xiàn)過不少,所以在投資上存在一定的風險,所以在這一點上必須慎重的分析和選擇,避免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