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幣發(fā)行史上,只出現過一次
三元人民幣,就在
第二套人民幣中,3元面值的
紙幣整體顏色為淡綠色,比現在流通的
1元人民幣稍大一些,正面的兩端各有繁體3元字樣,下面標著“1953年”,正上方為“中國人民銀行”6個字,中間是井岡山龍源口石橋圖景,石橋周圍的花邊為深綠色,中間的底紋為黃色,紙幣的背面圖案是花紋和國徽,中間有漢、維、蒙、藏4種文字的“中國人民銀行三元”字樣。目前網上也有很多類似
錢幣的交易,但也很難看到全品相的3元幣。
第二套人民幣三元人民幣發(fā)行時間是在1953年,由于當時制幣技術比較落后,包括3元、5元、10元的紙幣都是委托蘇聯代為印刷,蘇聯把印刷盧布的技術用在印刷三元人民幣上。
但是它的壽命很短,由于中蘇交惡,蘇方利用手中的印版繼續(xù)印刷,并通過新疆和東北邊境投放到我國境內,擾亂我國金融秩序。中國人民銀行被迫宣布回收這三種紙幣,大多數人選擇了立即去銀行兌換,仍流散在市面上的少數鈔票,如今就成為
錢幣收藏愛好者的收藏品了。
但現在收藏渠道的增多,網絡、二手市場、商販等多種形式,造假不容忽視,網絡報價也幾乎都不相同,其中品相非常重要,想要收藏的朋友也要注重一下收藏渠道,不要總想著撿漏反而容易吃大虧。
本站部分內容收集于互聯網,如有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