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掃”1990年1元人民幣
盡管不少人都知道第四套人民幣至今尚未退出市場流通,將它用于交易是違法的,但我們還是能夠在藏市中捕捉到其身影,只是它的大多數品種價格不算高,例如1990年1元人民幣,它屬于第四套人民幣,現市價也就3元左右。
可即便1990年1元人民幣現在的價格不算高,倘若我們將它打掃打掃,說不定也能賣個好價錢。
很多人都喜歡房子清掃過后煥然一新的感覺。同樣,嶄新的1990年1元人民幣放在手中的感覺也十分美好,因為嶄新賦予1990年1元人民幣更高的價格。“打掃”1990年1元人民幣是一個心思細膩的過程,:將1990年1元人民幣收藏在一個干凈的地方,定時地為它掃去落在身上的塵埃,檢查它有沒有被摺疊出皺……
懂得收藏的人是善于“打掃”的,要提升1990年1元人民幣的價格,就要做好收藏它的第一步——打掃。
2、90版1元券存世量少于80版1元券存世量
近十年中,相信有不少的人都存在著這樣的思維,即年份久的版別存世量一定少于年份短的版別存世量,其實不然?,F實中1980年1元人民幣的年份久于1990年1元人民幣的年份,可它的存世量卻比1990年1元人民幣的存世量多。
我們都知道1990年1元人民幣是1995年發(fā)行的,可你知道它的生產期限嗎?它的生產期限很短,從1994年開始生產到1997年停止生產,也就這么短短兩三年的生產時間,你覺得其總量能多到哪里去呢?再者,1990年1元人民幣至今仍在流通,且被銀行用于支付日常業(yè)務,消耗量特別大,這無疑給1990年1元人民幣的“小小存世量”雪上加霜。
懂得收藏的人是善于關注的,包括1990年1元人民幣的存世量。存世量少的價格一般相對較高。
3、知識產生收益
收藏不能博投機,脫手不能賠了夫人又折兵。我們不能因為1990年1元人民幣還在流通范圍就忽略了它即將退出市場的事實;我們不能因為1990年1元人民幣的年份短于1980年1元人民幣的年份就忽略了它的低存世量的現實??倸w一句就是我們不能因為1990年1元人民幣的市價低就忽略了它的潛在價格的事實。
比方說1990年1元人民幣的幣樣。它的正面是侗族和瑤族婦女頭像,寓意中國的人口廣布;背畫是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寓意中國的氣勢磅礴;作為“燕子桃花”的插圖寓意中國的歡快勞作及美好生活。看來深刻的含義也會給1990年1元人民幣的未來價格大加一筆啊。投資時難免盲目,對1990年1元人民幣的深入研究是有必要的,甚至包括它同一冠號下不同流水號的藍冠與黒冠之分等等。
懂得收藏的人是善于求知的,輸了什么也不能輸給無知,否則會讓自己看起來太可悲了。
結論
演奏好1990年1元人民幣三部曲,我們才不至于輸在它的價格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