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四套人民幣的逐步退市,第四套人民幣進入收藏領(lǐng)域是必然的趨勢,這套錢幣的投資成為當前收藏的主題,而80年50元大鈔行情出現(xiàn)了超乎人預料的漲幅,一度成為收藏家們看好的績優(yōu)品種。
市場行情的漲落必然有其因果,那為什么第四套人民幣80年50元會受成為市場的寵兒呢?筆者對此投資問題試做如下分析:
一、首先由于在80年發(fā)行的紙幣中,50元和100元的發(fā)行量最小,80年50元發(fā)行的冠號僅為24個,其中含補號JZ,補號比較少見,按每個冠號發(fā)行一億張計算,1980年版50元券投放量不足20億張;1980年50元和100元券使用幾年后便被1990年版50元和100元取代,發(fā)行流通時間至今已26余年,現(xiàn)存世的新券已比較少,80年50元有第四套人民幣龍頭之稱。其次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人民生活并不富裕,所以使用50元券幣100元券多,所以損耗比較大,保存下來的很少。“物以稀為貴”,存量小使得收藏者得到這款錢幣的機會較小,更顯其珍貴性,所以80年50元幣的市場價值相對于同時間的其他幣種來說,價值是較高的。
二、投資者容易受到周圍民眾的影響而選擇投資藏品,這種從眾心理使得原本量少的80年50元顯得更為稀缺,收藏者爭相選購,促使其價格上升,市場存有量更少,收藏民眾更多,如此循環(huán)反復使得這款錢幣的升值空間難以估量。
三、即使再好的藏品也是市場的一份子,價格必然會跟隨市場的走勢而擺動。80年50元確實可以稱為第四套人民幣的龍頭藏品,但是也應(yīng)該有個理性的投資分析,隨著人們收藏意識的提高,也在有心人的促使下80年50元已經(jīng)漲到了一個高位,要再出現(xiàn)一個高漲行情是需要比較長久的時間了,要經(jīng)過時間的沉淀才能真正促使其有足夠的動力。而看近幾年的通脹,80年50元以后升高的價值未必能抵消掉通脹所帶來的物價暴漲,所以80年50雖好,卻不是投資的最好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