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品相應(yīng)該如何辨別?郵票品相都有哪些損害方式?
大家都知道郵票的品相是指郵票的外觀,而一些有經(jīng)驗的郵票收藏者在購買或者是交換郵票的時候,特別是對一些高價值的郵票的時候,往往都非常的挑剔,而且也會非常注意郵票的品相。但是,一些初學(xué)者又好急于尋找自己所缺的郵票,一般都會忽視郵票的品相。所以,想要收藏郵票就必須要知道郵票品相的重要性,那郵票品相應(yīng)該如何辨別呢?
?。?)破損:撕票時,用力過猛把郵票邊緣撕破即成為次品。防止撕壞郵票的辦法是,按照齒孔多折幾次,用力均勻,慢慢地撕開。
?。?)折痕:在用鑷子夾取郵票時,用力不均即可造成折痕。信銷票的折痕大多數(shù)是因貼票時或信件傳遞過程中受折而出現(xiàn)的。有軟折痕的郵票一般為中品。一般的軟折痕用水浸泡后重新壓平可以消除。硬折痕為次品。 (3)齒孔不齊:在撕票時,由于用力不均引起若干齒長度偏短,稱短齒。短齒短到齒根為平齒,又稱缺齒,是次品。剪封不慎也會傷及郵票造成短齒或平齒。
?。?)揭?。涸诮胰∴]票時,由于浸泡不透,造成票背紙質(zhì)受損變薄,或揭成兩層,或不經(jīng)水浸即硬將郵票從信封上揭下,都能造成揭薄。細小的揭薄為中品。薄處一旦明顯可見,即降為次品。
?。?)擦傷:指信件在郵遞過程中郵票畫面被破損。細微的擦傷為中品,明顯的擦傷為次品。
(6)霉點:指郵票受潮或背膠變質(zhì)引起發(fā)霉,形成霉點或黑色斑點。用汗手拿取郵票或?qū)⑧]票放在發(fā)霉的郵冊內(nèi)保存,均會使郵票產(chǎn)生霉點。
(7)墨漬:指墨水或墨漬被濺到郵票上。有墨漬的郵票一般為次品??捎檬雏}加在熱水里將郵票浸泡一下,墨漬就會基本褪去。
?。?)郵戳不佳:郵戳最好是蓋在郵票的一角。如收集郵戳,則以蓋在中央為最佳。郵戳的墨色最好較淺淡而字跡清楚為上佳。如蓋戳是油墨過濃,把郵票圖案蓋得模糊不清,則為次品。
(9)指紋:用手拿取郵票時,手指上的油漬或汗液容易弄臟票面,在郵票上留下指紋,尤其是郵票上印金粉的部位和白底部分更易留下指紋。視污染程度可分為中品或次品。
?。?0)褪色:郵票長時間受到日光燈或太陽光照射,會發(fā)生顏色減退或變色。這是由于日光燈或太陽光中紫外線照射的緣故。
所以,一些郵票是不宜長期都放在玻璃板下或者是放在鏡框里面欣賞的。而其中輕微退色的是中品,而褪色顯著的則是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