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收藏和田玉,這些專業(yè)術語你一定要知道?
和田玉行業(yè)有很多專業(yè)術語,這些專有術語從字詞表面很難理解,收藏和田玉要全面的掌握有關知識。那么,收藏和田玉要知道哪些專業(yè)術語?
“開門”,指的是如假包換的古玉,而且是沁色、包漿雕工方面都是上佳的古玉。
“雞骨白”,古玉在堿性土壤中出土,多有石灰沁,呈礬白色。石灰沁有輕重不同,于是古人按色調(diào)將其分為魚肚白、雞骨白、象牙白、雪花白等等。古人又不知土壤的酸堿之分,只認為是“地火”所致,于是仿造雞骨白時,便用火燒玉,這在民國時期是很成功的。
“包漿”,其實就是“光澤”,但不是普通的光澤,而是特殊的光澤,專指古物表面的一層光澤。大凡器物經(jīng)過長年久月之后,才會在表面上形成這樣一層自然的光澤,即所謂“包漿”是也。 也可以這樣說,包漿是在時間的磨石上,被歲月的流逝運動慢慢打磨出來的,那層微弱的光面異常含蓄,若不仔細觀察則難以分辨。所以人們鑒定古董,總是對包漿有些神經(jīng)兮兮的,或也可叫做情有獨鐘罷。包漿成為一張真?zhèn)闻c否的認證書了。
撿漏:是指慧眼識寶,以較低的價格買進了價值較高的和田玉收藏品。
掌眼:請和田玉雕行家?guī)椭促徺I和田玉飾品配飾首飾的真假好壞。
沁色:是指和田玉首飾配飾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長期與水、土壤以及其他物質(zhì)相接觸,這些物質(zhì)侵蝕玉體,使玉器部分或整體的顏色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
灰皮:和田玉首飾飾品入土后受沁呈灰白色,有深有淺,淺的就像一層皮。
提油:一種人工和田玉籽料染色的方法。
綹裂:新疆和田玉料里面的裂紋稱綹,表面的裂痕稱裂,和起來為綹裂,泛指玉料上的裂紋。
俏色:又稱巧作,指巧妙利用玉料上的不同顏色琢成圖案紋飾,增加表現(xiàn)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