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翡翠帶飾,翡翠帶飾的作用是什么?
帶飾件,是指玉帶鉤、玉帶扣、玉帶板等束帶用玉。 帶鉤在新石器的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簡單說就是古時人們用于系扣腰帶的一種用具,形狀呈扁方長條狀,一端彎曲,用于鉤帶扣,其中是以銅帶鉤最為普遍。
而帶扣則在漢代才出現(xiàn),基本形制是由兩件大小相近的長方形玉器配套合為一副,形似帶鉤,但較寬短,有鉤首,一端有扣環(huán),供與鉤首相扣銜,底部各有圓鈕,可以分嵌于絲帶之兩端首。鉤身上常飾以各種圖案紋飾、帶板,包括帶鞓(ting1)和砣尾,是鑲嵌在草帶上的玉飾,雖系腰間之物,卻是古代統(tǒng)治者顯示權(quán)力高低,職位尊卑的象征,是古代禮制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
玉帶制度形式于唐代,完善于明代。所有帶飾中惟玉帶板制作最精。唐代以玉帶板的多少來決定官職高低,十三者為天子之帶。紋飾為胡人形象。
在宋代玉帶制度承襲了唐代之后,其中的圖案多為花卉。明代崇尚古制,對玉帶制度也有了新的規(guī)定。據(jù)《明史》記載,帝王、一品、公、侯、伯、駙馬或皇帝特賜,才可以用玉帶。紋飾先作底紋,再加工主題紋飾。清代改易腹飾,取消玉帶之制,玉帶也就不復(fù)制作了。